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语溪子原创图文博客

常思念故乡那条河,语溪呀,我是你的儿子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童心未泯,忠厚不愚,上网写博,自得其乐! 这是本人的原创图文博客。引用、转载者请注明出处,谢谢!

情系齐白石  

2017-06-16 09:27:45|  分类: 心语一得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齐白石二则 - 语溪子 - 语溪子原创图文博客
 
闲中读有关史料,得齐白石翁的史事两件,兹记录如后,以供存阅——
第一件:白石翁的日记片断——
以下是日记原文:

      我初到北京的新交之中,有一个自命科榜的名士,能诗能画,以为我是木匠出身,好像生来就比他低下一等。

  他不仅看不起我的出身,就其看不起我的作品,背地里骂我画的粗野,诗也不通,简直是一无可取,一钱不值。他还常说:画要有书卷气,肚子里没有一点书底子,画出来的东西,俗气熏人,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呢!

  我明知他的话是针对着我说的。文人相轻,是古今通例,这位自称有书卷气的人,画得本极平常,只靠他的科名,卖弄身分。我认识的科甲中人,也很不 少,像他这样的人,并不觉得物稀为贵。况且画好不好,诗通不通,谁比谁高明,百年后世,自有公评,何必争此一日长短,显得气度不广。

  当时我做的‘题椶树’,有两句说:“任君无厌千回剥,转觉临风偏体轻。”我对于此公,总是逆来顺受,丝毫不与他计较,毁誉听之而已。到了九月底,听说家乡乱事稍定,我遂出京南下。十月初十日到家,家里人避兵在外,尚未回来。

  民国七年(戊午·1918),我五十六岁。家乡兵乱,比上年更加严重得多,土匪明目张胆,横行无忌,抢劫绑架,吓诈钱财,几乎天天耳有所闻,稍有余资的人,没有一个不是栗栗危惧。

  我本不是富裕人家,只因这几年来,生活比较好些,一家人糊得上嘴,吃得饱肚子,附近的坏人歹徒,看着不免眼红,遂有人散布谣言,说是:“芝木匠发了财啦!去绑他的画!”一般心存忌嫉、幸灾乐祸的人,也跟着起哄,说:“芝木匠这几年,确有被绑票的资格啦!

  我听了这些威吓的话,家里怎敢再住下去呢?趁着邻居不注意的时候,悄悄带着家人,匿居在紫荆山下的亲戚家里。那边地势偏僻,只有几间矮小的茅 屋,倒是个避乱的好地方。我住下以后,隐姓埋名,时刻提防,唯恐给人知道了,发生麻烦。那时的苦况,真是一言难尽。到此地步,才知道家乡虽好,不是安居之 所。打算从明年起,往北京定居,到老死也不再回家乡来住了。

  民国九年(庚申·1920),我五十八岁。春二月,我带着三子良琨,长孙秉灵,来京就学。

齐白石二则 - 语溪子 - 语溪子原创图文博客

 

        我跟梅兰芳认识,就在那一年的下半年。记得是在九月初的一天,齐如山来约我同去的。兰芳性情温和,礼貌周到,可以说是恂恂儒雅。

那时他住在前门外北芦草园,他书斋名“缀玉轩”,布置得很讲究。他家里种了不少的花木,光是牵牛花就有百来种样式,有的开着碗般大的花朵,真是见所未见,从此我也画上了此花。

  当天,兰芳叫我画草虫给他看,亲自给我磨墨理纸,画完了,他唱了一段贵妃醉酒,非常动听。同时在座的,还有两人:一是教他画梅花的汪霭士,跟我也是熟人;一是福建人李释堪(宣倜),是教他作诗词的,释堪从此也成了我的朋友。

  有一次,我到一个大官家去应酬,满座都是阔人,他们看我衣服穿得平常,又无熟友周旋,谁都不来理睬。我窘了半天,自悔不该贸然而来,讨此没趣。 想不到兰芳来了,对我很恭敬地寒暄了一阵,座客大为惊讶,才有人来和我敷衍,我的面子,总算圆了回来。事后,我很经意地画了一幅《雪中送炭图》,送给兰 芳,题了一诗,有句说:而今沦落长安市,幸有梅郎识姓名。

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摘自《齐白石回忆录》白石老人亲述,由门人张次溪记录)

  录者按:势利场中的炎凉世态,是既可笑又可恨的。

  白石老人的北漂生活也同样的艰难,但真金不怕火炼,努力总会出头。


第二件:

廖静文徐悲鸿端午节前给齐白石的一封信

齐白石二则 - 语溪子 - 语溪子原创图文博客
         此信是上世纪50年代初端午节的前一天①(从阴历讲就是那年的今天),徐悲鸿附带着拜节的礼品差人送给齐白石的。从信封上就可以看出悲鸿先生对白石老人的尊敬,写着“面陈,齐老先生”。为何“面陈”?当然是礼物珍贵而且有徐悲鸿的细心叮嘱:
齐白石二则 - 语溪子 - 语溪子原创图文博客

  “白石先生:兹着人送上清江鲥鱼一条,粽子一包,并向先生拜节。鲥鱼请嘱工人不必去鳞,因鳞内有油,宜清蒸,味道鲜美。敬祝节禧。”

落款是“廖静文、徐悲鸿,五月初四”。徐悲鸿将夫人的名字放在前面,除去对太太的一份尊敬之外又流露出与白石先生的一层亲近。

  信中内容写得很清楚明了,因第二天要过节了,送上一条鱼和一包粽子给老先生拜节,表示一份心意。而这“鲥鱼”却不一般,不要说在上世纪50年代初,物资匮乏、交通不便时倍显珍贵,就是今天在北京吃到,也算是难得了。这鲥鱼因其肉质细嫩、味鲜异常,故与河豚、刀鱼并称“长江三鲜”。鲥鱼属于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,每年初夏由海入江,产卵后降河入海。其他时候则不出现,因此得名“鲥鱼”。而且因其鳞片含优质脂肪和胶质蛋白,营养丰富,做法也就更不一般了。正如悲鸿先生所叮嘱“不必去鳞,因鳞内有油,宜清蒸,味道鲜美”,不仅送来美味,还考虑到如何烹饪,徐先生可算周到之至。

齐白石二则 - 语溪子 - 语溪子原创图文博客

  (1951年徐悲鸿与齐白石合影)

右侧题字释文:余与齐白石 徐悲鸿二君合影于北京西城跨车胡同十五号铁栅画室门前。

  一九五一年冬月,森然。

王森然(1895.8—1984.4),原名王樾,号杏岩,河北定县人。国画家,美术教育家。擅长美术教育、美学、美术史论、中国画。与齐白石为忘年交。)

通过细读这封鲜活的拜节之信,来说明徐悲鸿、廖静文夫妇与齐白石之间所蕴含的那份珍贵的情感。更何况端午节本身有对先贤的纪念之意,因此我们也想借这封信,表达小辈儿对前辈们的一份敬意与怀念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