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宫以“万岁照房”(俗称十九间房)为界,南为前朝,北为后寝——
后寝部分以“烟波致爽”殿为中心,“烟波致爽”殿是清帝的寝宫,建于康熙四十九年(1710),居康熙三十六景之首,殿内陈设富丽典雅,正中三间设御座,西次间为佛堂,西稍间为暖阁,是皇帝的寝室,寝宫的东西各有一个小院落称东所、西所,与寝宫有侧门相通,是后妃住所,嘉庆二十五年(1820),嘉庆皇帝在北巡秋狝期间病死在此殿,咸丰十一年(1860)英法联军进攻北京,咸丰皇帝逃到避暑山庄,第二年病逝于此殿西暖阁,他死前曾在这里发出诣旨,批准了丧权辱国的《北京条约》,并追认《中俄瑷珲条约》有效,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,咸丰死后,慈禧与奕?在这里策划了辛酉政变,实现了太后垂帘听政,奕?摄政监国,开始了对中国长达四十八年的统治。可惜也只能隔窗拍摄——
烟波致爽殿后面是一幢面阔五楹的两层楼,名“云山胜地”,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八景,楼下原设有小戏台,帝后可雅兴听戏,可良宵揽月,这里地处岗阜,濒临湖水,朝晖夕霭,岚气不绝,是正宫四时观景的住处所在——
云山胜地楼之北为正宫之北门(后门),名为“岫云门”。“岫云”二字,意为山间浮云缭绕,与云山胜地的“云山”相呼应,此额借鉴了陶潜的《归去来兮辞》中的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”之意境——
走出岫云门,来到了苑景区。下集再续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