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8日,清明上河园游至中午12时结束,用一点简餐,随即前往天波杨府——
天波杨府于风景秀丽的杨家湖畔。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,位于北宋首都东京(今开封市)城内西北隅,天波门的金水河旁,故名“天波杨府”。因杨家世代忠良,忠心报国,宋太宗赵光义爱杨业清正刚直,不善巧言谄媚的性格,赐金五百万敕建一座“清风无佞天波滴水楼”,并亲笔御书“天波杨府”匾额,杨业为国捐躯后,改为家庙,名曰“孝严寺”。历经多次毁复,至民国废于日军战火——
看来现在的杨府是解放后彷建的。整体建筑古朴典雅,威严华贵,又布局精巧,极具江南园林风格。建筑布局由东、西、中三个院落组成,占地 3.3 公顷,主体有杨家府衙,杨家花园和演兵场。我们由花园开始游览——
这座位于杨家湖北岸,东靠六朝皇宫龙亭,西临清明上河园的府邸,是一座典型的仿宋式古典园林建筑。西院的杨家花园集江南园林造林手法于一身,山上山下,建亭修洞,曲桥水榭、天波碧潭上有九曲桥、八角亭,其旁有长廊、拱桥。亭、台、楼、榭、廊,组成一派江南园林风光——
杨家府衙为天波杨府中院为杨府主体建筑,依次建有大门、照壁、钟鼓楼、过厅、天波楼、东西配殿、后殿、回廊——
焦赞、孟良原是家将,现在成了门神了——
建筑内陈展有杨家兵器等大量实物资料。殿内有歌颂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大型群雕和祭祀杨家将的孝严祠——
历史上的杨业(俗称令公)的祖先是麟州(今陕西神木县北)人,到杨业时迁往太原,其父杨信是五代时抗辽的著名将领,曾镇守过河曲(今山西河曲)和麟州。杨业原名重贵,是五代末年割据太原一带的北汉政权的将领。由于他勇敢善战,人称“杨无敌”。北汉统治者刘继元替他改名刘继业。在北汉时期,杨业做过建雄节度使,镇守今山西代县。由于契丹的侵扰,经常发生武装冲突,北宋政权建立后,杨业一度劝说刘继元归附宋朝,共同抵抗契丹,刘继元没有答应。公元979年,宋太宗赵光义围攻太原,北汉割据政权垮台,杨业恢复原姓,成为北宋王朝的一名将军。这时,他已五十多岁。宋太宗知道他熟悉北方边疆情况,委派他为代州(今山西代县)剌史——
府东侧有佘太君庙。杨业的妻子折氏,是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。她出身于云州(今山西大同)大族。她的祖父、父亲和两个兄弟都是边关将领,在后周和北宋先后镇守过府州(今陕西神木东北),多次与契丹交战,保护北方的边防门户。出身于武将世家的折氏,善骑射,能征战,曾帮助丈夫杨业镇边建功。习惯上都称作“佘太君”,是由于“折”、“佘”读音相近而转音过来的——
按游览图,杨府东院是校场,为杨家骑马射箭,操戈练兵演武之地,我们没有去看。在七朝古都开封, 自北宋以来素有“文包武杨”之美称。杨家将的英雄故事,在北宋中叶已在民间广泛流传,到如今,杨家满门忠烈,抗击侵略感人涕下的动人故事,几乎家喻户晓。满门忠烈,捍卫祖国、不顾个人安危、舍生忘死为国家献身,是一种值得宣扬的爱国主义精神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