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山塘街向南走过通贵桥,是一条小街,走过小街,就是玉涵堂了——
玉涵堂为吴一鹏的故居,俗称阁老厅。历史悠久,是苏州最大的古建筑群。主厅玉涵堂为明代遗构,其余都是清代及民国年间的建筑。吴一鹏(1460-1542),明弘治六年(1493年)进士,累官至大学士,出为南京吏部尚书——
玉涵堂分为三路五进,汇集了中国的各种房间的形态,厅、堂、楼、阁、斋等等。雕梁画栋,无一不显示出了明代的文化和艺术特色, 2011年12月,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。这是第二进——
第三进主厅为玉涵堂,是苏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筑,面阔三间16米,进深六檩14米。其名取“君子于玉比德”之意,把玉比喻为修身的道德标准,体现了主人崇高的道德准则。玉涵堂建筑高大宏敞,扁作梁架,前为翻轩,柱础为雕花青石鼓墩,墙身勒脚处为波浪纹雕花砖,建筑风格极为大气——
第四、五进是与两厢连通的走马楼。修复后的玉涵堂经过专业艺术院校的重新规划布置,融入了许多现代审美意识。整体建筑被分作几个不同的展示区来表现吴地风貌。有陈列老山塘微缩景观、历史资料和旧物实样的山塘人文风情馆,有任慧闲苏绣精品展览室等,馆中的图片、实物无一不弥足珍贵。还有号称“中华第一澄泥砚”的巨砚,它有六个多平方米——
玉涵堂楼上的“西洋景”很受游客的欢迎,这里定时放映着中国最大的幻影成像片。片子里古代七里山塘河街并邻商贾云集的市井风貌栩栩如生,脆生生叫卖声,弦索叮咚的弹词,委婉动听的吴音细语——
玉涵堂后部是一小园,修复后的花园,是造园大师薛福鑫根据史料记载,以传统造园手法,利用古宅基地西北角一处废弃的库场重新建造的真趣园,梅林春晓、玉溪风荷、金秋待月、疏影亭等景点错落有致——
园内主建筑梅花草堂是一座鸳鸯厅,建筑十分精美——
先留一影,再从后门出园——
玉涵堂后门正对山塘河,西侧就是新民桥了——
上得桥来向东望,远处就是通贵桥。逆光里,山塘河越发显得美丽了!
山塘街故事多多,下篇再续。
评论